成人色屋精品视频,五月丁香色色网日韩黄色一级电影,天天天日人日日人人一,一级特黄大片欧美久久久久久

行業新聞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專網通信”案發一年:涉案上市公司巨虧百億,它們緣何集體內控失守

日期:2022/6/8 15:38:00  點擊數:

“專網通信”案發一年,仍然“余震不斷”。 


  2021年5月30日,上海電氣(601727.SH)發布了一份題為《關于公司重大風險的提示公告》。彼時,投資者們還震驚于83億元的風險敞口,尚不知“專網通信”業務的“連環雷”才炸出第一枚。 


  如今一年過去,十余家上市公司被卷入,涉及資金規模高達數百億,多家上市公司“披星戴帽”,更有甚者黯然退市。 


  該事件造成的嚴重后果為資本市場敲響警鐘,也令投資者開始關注ESG這一領域。當下公司治理風險正成為二級市場“痛點”,銀柿財經將從內控角度分析如何避免發生此類治理風險。 


  百億虧損余波未了 


  如今,一年過去,曾參與“專網通信”業務的上市公司們,無不付出慘痛代價。 


  其中,華訊方舟(000687.SZ)預計將于6月中旬被終止上市,*ST凱樂(600260.SH)、ST中利(002309.SZ)、ST宏達(002211.SZ)2021年分別虧損85億元、38億元、7億元,股票代碼也都戴上了“帽子”。此外,一家牽涉其中的創業板IPO企業,也于2021年9月份撤回了申請文件。 


  2021年9月24日,證監會以問答的形式,回應了相關上市公司涉及“專網通信”業務有關風險的問題。證監會表示:“近期,我會會同相關證監局、交易所,對上市公司從事此類專網通信業務的風險情況、交易實質、信息披露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這類業務涉嫌虛假貿易,個別上市公司涉嫌財務造假。” 


  “下一步,我會將秉持‘零容忍’態度,對涉嫌違法違規的上市公司及責任人員依法從嚴處理,嚴肅市場紀律,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證監會稱。據不完全統計,已有上海電氣、*ST凱樂、ST宏達等多家“涉事”上市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上市公司披露卷入“虛假貿易”,背后問題出在哪?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發生?銀柿財經記者采訪了相關的律師、學者,試圖找到答案。 


  內控緣何失守? 


  在北京威諾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委員會特聘委員楊兆全看來,這些被卷入“專網通信”旋渦的上市公司出現了內控“失守”問題。 


  “在上市公司質量日益受到關注的當下,內部控制制度已經成為上市公司質量的‘根基’。涉事的多家上市公司均未注意到預付款較高,在未來可能引發的壞賬風險。風控部門事前對業務盡調不足,事后也沒有及時制止,任由事態發展,風險防控意識較差。最終,導致內部控制‘防火墻’失去了應有的防護作用。”楊兆全指出。 


  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葉名怡也對銀柿財經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出現涉嫌虛假貿易、財務造假的情況,主要問題在于現行法律法規及規章為上市公司設立的各項管理制度沒有得到基本的遵守,上市公司成了提款機。 


  “提款的手法其實十分簡單粗暴,那就是關聯交易。普通的關聯交易無非是高買低賣,而專網通信業務連環雷所暴露出來的關聯交易,更多的是虛假交易,直接無對價付款,可謂觸目驚心,令人發指。至于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直接目的是粉飾業績,但本質不過是配合掏空上市公司的常規操作。”葉名怡進一步指出。 


  楊兆全還表示,進行“專網通信”業務的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也存在重大漏洞,“不少公司借助‘專網通信’概念快速刷新業績,在對業務模式了解不充分的情況下,盲目追求短期營業收入。” 


  對此,楊兆全以*ST凱樂為例進行說明。楊兆全稱,因“專網通信”業務而被執行*ST的凱樂科技,在涉足該業務的第一年就通過該項業務獲得了超過51.5億元的營業收入,占當年總營收比例的一半。但由于“專網通信”業務預付款較高,當下游客戶出現逾期未支付應收賬款時,上市公司就不得不承擔高額壞賬。 


  高管失職、瀆職行為或也是造成上市公司“專網通信”業務爆雷的原因之一。楊兆全告訴記者,從實際來看,一些涉及該類業務的上市公司高管,在與該業務交易對手的商業往來中,存在如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的交易行為,未履行審慎經營義務,反映出部分上市公司領導干部不盡職守、中飽私囊、盲目決策等問題。 


  浙江方廣律師事務所主任孔聰亦對銀柿財經記者表示,一連串上市公司出現“專網通信”業務爆雷,主要問題還是在于兩方面,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管理層心懷僥幸,“最欠缺的不是書面的制度,而是管理層的意識和動機”,另一方面則是監管力度還需要不斷加強,尤其是懲罰力度更具威懾。 


  “上市公司的治理,以及股民利益的保護,其實是相同方向的問題,內部需要有監管制約,但落到實處還是靠人,重點仍然是管理層的意識到位,又能心懷敬畏,當然在決策和執行機制上有合理制約也有幫助。外部仍然是強調監管力度,尤其是信息披露方面的監管,從保護股民利益的角度,嚴格執行信息披露制度是最基本的要求。”孔聰表示。 


  在浙江智仁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證券專業律師洪鵬看來,卷入“專網通信”業務,上市公司的欠缺之處在于其內控制度以及審批制度,上市公司應在開展此類業務時更加謹慎,加強內控,內部可以進行多層次審批,同時公司應當核實相關業務模式、主要客戶與供應商關系、生產資料與業務規模匹配性等重要信息。 


  如何健全公司治理 


  “事實上,現行法無論對于財務造假還是非法關聯交易,均有規制性的制度設計。專網通信業務連環雷不是無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葉名怡告訴記者。 


  為何有法不依?葉名怡認為,原因是多樣的,有首犯利欲熏心,膽大妄為;有從犯為蠅頭小利,甘心鋌而走險;也有一些身在監管位置上的人員瀆職失職,尸位素餐,得過且過。 


  在楊兆全看來,模式化的風險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內控措施,使風控制度缺乏可操作性,也使內部審批等程序流于形式,是目前制度建設中的最大欠缺。 


  “公司照搬、照抄模式化的風險管理制度,出現了‘重制度、輕落實’的現象。導致公司各部門之間配合聯動不足,降低了風險管理工作的實效。”楊兆全稱。 


  同時,楊兆全認為,部分上市公司的內控制度,還缺乏重大事項集體研究決策、公示、審批等制度,例如上市公司在做“專網通信”業務前,應當充分聽取法務、財務、信息技術等各部門的專業意見,履行內部審批、公示制度,提供公司內部異議平臺。 


  如何扭轉上市公司治理中“有法不依”“有法難依”的局面?在葉名怡看來,最重要的是強化責任追究和落實機制,“之前,獨立董事承擔巨額連帶責任一事,對于獨立董事制度就是一個很好的示范。在其位,謀其政,擔其責。不能偷懶或出于利益目的,自愿淪為橡皮圖章”。 


  據悉,此前的2021年11月份,ST康美(600518.SH)5名獨立董事因承擔上億元的連帶賠償責任,備受市場關注,也喚醒了市場對于獨董責任的重視。 


  葉名怡告訴記者,源于美國法的獨立董事制度和源于大陸法的監事會制度,均是公司治理中扮演監督者的角色,我國兼收并蓄,同時規定了這兩種制度,然而,現實效果連差強人意都談不上,“何故?擺設也。” 


  “獨立董事承擔高額賠償責任已有先例。下一步,還要對監事會主席以及監事會成員進行責任落實。他們在上市公司的各種重大決策作出過程中,有沒有盡到相應的監督職責。如果沒有,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葉名怡進一步表示,“除了獨立董事和監事會成員,其他董事也負有法定的忠實和勤勉義務。在公司作出重大決策,比如向上游公司支付預付款100%時,全體董事是否盡到了相應的盡職義務。如果存在過失給公司造成損失,給公司中小股東造成損失,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同時,葉名怡認為,現行法無論對于國有上市公司還是民營上市公司的實控人、董監高都有較為健全的問責規定,刑事責任、民事責任和行政處罰責任,違法犯罪的民營公司實控人一個都不少,但最主要的還是“責任落實不足,主要表現是司法機關、行政主管機關并沒有把這些法律武器用好”。 


  “為什么獨立董事承擔天價賠償會成為新聞?因為之前從未有過啊。可是法律早就有規定了。這就是責任追究和落實沒有跟上。”葉名怡表示,“什么時候,司法機關和行政主管機關讓監事會主席再承擔一次天價賠償。說不定效果立竿見影。” 


  “應當強化事先發現機制,強化上市公司的信披義務,加大對財務造假所有參與者的法律懲處。只有上述責任追究和落實機制真正建立起來、運行起來,類似爆雷事件才可能有效壓制和預防。”葉名怡最后指出。 


  洪鵬則提醒投資者,雖然不少曾經涉及“專網通信”業務的上市公司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符合索賠條件的投資者可在證監會最終對其作出相應的行政監管措施或者行政處罰后,提起索賠訴訟,但還是希望投資者不要認為一切皆可事后索賠。 


  “在股市中,做到不要迷信專業,不要產生從眾心理和投機心理,重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風云詭譎的股市中將自身利益保護在事前。”洪鵬稱。 


  在ESG指標在投資領域愈發受到重視的當下,銀柿財經將持續關注公司治理風險對于二級市場的影響。